>>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3 -> 美丽新宁夏 黄河千里行一带你探访先行区 -> 要闻
先行区建设晒比促 | 石嘴山产业转型的“脱胎”与“壮骨”
2023-08-04 08:13:31   
2023-08-04 08:13:31    来源:宁夏日报

  一排排纵横交错的蓝色光伏电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一个个重点项目高歌猛进,一批批企业蜕变成长……盛夏时节,石嘴山遍地皆是产业转型发展的精彩画卷。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转型攻坚砥砺前行。近年来,石嘴山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牵引,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旋律,以久久为功的韧劲,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绿色发展为路径,打好产业转型升级“组合拳”,奋力追赶跨越,跑出了经济发展“加速度”。产业项目投资占比达到8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6.8%,制造业对规上工业的贡献率达到60%,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全力打造光伏全产业链制造基地、锂电池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先进装备制造基地、高端稀有金属材料产业化基地和世界“氰胺都”……石嘴山市,就是这样一次次“硬核出圈”。

  产业转型“质”“效”双修

  今年,自治区支持招引的新型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现代化工等产业将优先在石嘴山市布局,重点项目优先纳入自治区“七大产业基地”和“十条产业链”支持范围。

  “建设产业转型示范市,既是自治区党委赋予我们的目标定位和使命任务,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今年5月印发的《自治区支持石嘴山产业转型示范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对石嘴山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顶层设计和重大支持,是我市建设产业转型示范市的任务书、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标尺”和必须答好的“时代考题”。”近日,石嘴山市委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石嘴山市坚定担当建设产业转型示范市使命,出台《关于加快建设产业转型示范市的实施意见》,加快构建“1+3+X”产业转型政策体系,加大“六争”和“两招两引”工作力度。目前,示范区建设项目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6.29亿元,2022年首次获得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支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成效明显,再次获得国家通报表扬,是西北地区唯一一个连续三年获得表扬的城市,产业转型发展质量和效益取得显著提升。

  位于石嘴山高新区的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煤机装备制造企业,在57年的发展历程中,曾一度受到煤炭行业退潮的冲击。企业主动融入石嘴山市转型升级的大潮中,探索由制造走向智造的新路径。通过淘汰落后工艺设施、研发新产品、推进新项目,“奔牛装备”多次创造单产原煤全国最高纪录,其超长工作面智能刮板输送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们刚刚研制成功的10米超大采高刮板输送装备已经出厂,正在陕煤集团曹家滩煤矿安装测试。预计下个月设备就能完成测试正式上线。”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庆华说。历经3年技术攻关,该公司首次突破10米特厚煤层综采工作面智能刮板输送装备关键技术瓶颈,完成了成套装备研制,输送能力突破8000吨每小时,理论过煤量超过1亿吨,再破矿山设备技术“穹顶”。

  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在爬坡过坎中奋力前行,转型在夯基垒台中积厚成势,石嘴山市经济社会呈现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

  石嘴山市围绕建设产业转型示范市目标定位,“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加速发展,形成了集群发展格局。走进宁夏海力电子有限公司电极箔生产车间,高效有序的智能化设备正全力生产。“在自治区‘六新’产业里面我们占了‘三新’,包括新材料、新能源以及新数字。新生产线采用了国内最高端的六级化成技术,生产效率和单耗都较之前有明显提升。”宁夏海力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刚告诉记者,去年公司产值达5.1亿元,同比增长52%。

  通过科技创新“双倍增”行动,该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98家;润阳硅材料、氟峰新材料等16个10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光伏全产业链制造基地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6.8%。

  向“绿”而行 向“新”而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石嘴山市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向产业发展各环节渗透,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有效发挥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加速数字赋能增效,形成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宁夏贝利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主动融入绿色发展格局,积极整合资源,协同攻关绿色能源转化利用和清洁原料替代电石的新工艺、新技术,努力实现从绿电、绿能、绿氢转化利用到绿色氰胺化学新材料全产业链的绿色发展。企业自主研发的“硝酸胍生产新工艺研究”“用硝基胍废水生产硫酸钙晶须工艺研究”等技术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循环利用。

  石嘴山市聚焦“老字号”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设备更新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型发展。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万顺冶金化工有限公司、贝利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家石嘴山市企业入选绿色工厂“国家队”,工业经济“含绿量”显著提升。

  “我们将充分发挥工业基础条件好、产业种类全、城镇化水平高的优势,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集聚扩能,构建低碳高效、优势突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将石嘴山市打造成为全区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区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石嘴山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李 良)

宁夏金晶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工人查看设备运行情况。本报记者 马楠 摄

宁夏金晶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工人查看设备运行情况。记者 马楠 摄

    宁夏金莱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本报记者 李良 摄

宁夏金莱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记者 李良 摄

    石嘴山市山水相融景如画。本报记者 李良 摄

石嘴山市山水相融景如画。记者 李良 摄

  我和我的城 | “煤城”变“美城”

  见习记者 蔡莞郁

  炎炎夏日,坐落在贺兰山脚下的常青村,人气随着天气逐渐热了起来。

  “树莓最近开始挂果,预计八月底就能采摘,最近很多人打电话咨询,周末来拍照打卡的游客也很多。”常青村党支部书记周永宏说。

  常青村紧靠平罗县崇岗镇煤炭集中区,这里是当年煤炭运输、洗煤厂集中的地方,一度污水横流,煤灰乱飞,常年被黑色笼罩。石嘴山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展贺兰山生态环境整治,对“散乱污”企业进行“三清”,蓝天白云开始重回村民的视野。

  “过去只有土没有路,遇上下雨,泥泞不堪,晴天也是尘土飞扬。通过这几年整治,环境美了,空气好了,我们的产业也兴旺了。”在崇岗村居住了40年的村民冯占学笑着说。

  石嘴山市曾是国家“一五”时期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近年来,该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转化“金山银山”的实践途径,通过创新驱动破解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之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贺兰山生态保护修复成效得到中央环保督察组和生态环境部督导组高度评价;星海湖生态治理成果巩固提升,沙湖获评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提名案例;全力整治提升煤炭集中区,平罗崇岗等重点区域面貌显著改观。城市发展迎来由“黑”变“绿”的根本逆转,实现了从“煤城”到“绿城”的生态嬗变。

  “从我这么多年的拍摄经历看,候鸟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多!这意味着石嘴山市生态环境变好了。”石嘴山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芦有碳说。

  如今,碧波荡漾的星海湖,万物复苏的贺兰山,黄河沿岸鹤舞鸟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无不呈现出勃勃生机,共同描绘出一幅“山水之城”的美丽画卷。

  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访石嘴山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伟

  记者 李 良

  石嘴山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立足老工业城市实际,坚持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全力抓好转型、绿色、民生、安全四项任务,全面打响产业扩能提质“五大攻坚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取得显著提升。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连续3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表扬,是全国4个连续三年获得通报表扬的城市之一。

  一是持续完善顶层设计。聚焦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产业转型示范市目标定位,围绕“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发展,出台加快建设产业转型示范市实施意见、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制造业“腾笼换鸟”攻坚行动方案等文件,建立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完善“1+3+X”产业转型政策体系。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引领。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双倍增”行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到102家、325家和78家,近5年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7.6%。天地奔牛智能采运项目、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高性能靶材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大飞机轮胎、高铁枕梁等自主研发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2022年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4%。

  三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六新六特六优”产业稳步壮大,润阳硅材料、氟峰新材料等16个10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宁夏晶体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等217个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6.8%,制造业对规上工业的贡献超过80%。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全力打造红柱子街等夜经济集聚区,企业主辅分离试点深入推进,成立服务业企业30家。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引进先正达、百果园等行业巨头,河东优质奶源基地初具规模,绿色食品加工产值增长13.4%。

  四是厚植绿色发展根基。打好“双碳”“双控”攻坚战,狠抓“两高”项目整治,累计整治散乱污企业668家,处置僵尸企业341家,淘汰落后产能477.2万吨,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1家、自治区绿色工厂23家,三个工业园区均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2022年全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2.5%,创近八年历史最优,黄河石嘴山段水质连续6年稳定保持Ⅱ类,绿色低碳转型步伐不断加快。

  短评 | 紧盯目标久久为功

  尉迟天琪

  近年来,石嘴山市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牵引,奋力追赶跨越,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打好产业转型升级“组合拳”,产业项目投资占比达到8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6.8%,制造业对规上工业的贡献率达到60%,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如果说“奋力追赶跨越”是石嘴山市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付出的努力,那么“久久为功”的韧劲则是确保这场硬仗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从严控制高耗能产业,到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高端化、集群化上持续用力,再到加快形成创新要素聚集态势,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石嘴山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坚定有力、有条不紊。

  其实,不只是石嘴山市,近年来我区始终把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咬紧牙关,忍住“阵痛”,大到能源结构、产业链条的重塑,小到生产环节的改造升级,全方位、各领域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实践与现实告诉我们,已经形成的好的发展思路,只有持之以恒、一抓到底,才能务求必成。

  看到发展的契机,展现的是目光的敏锐。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定力支撑、耐力打底,立足于发展的现实需要,借“承接”之机,谋“转型”之势,在谋细功中脚踏实地、在算大账中行稳致远。对我区来说,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规律所向、大势所趋、时代重任。我们要想不断跑出加速度、跑赢新赛程,就必须毫不动摇遵循正确的思路和路径,激发传统产业蕴藏的巨大内生动力,释放转型升级带来的巨大内需潜能,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卡点、脆弱点,拼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以久久为功、一往无前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开辟宁夏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编辑】:尤天竹
【责任编辑】:杨洲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